道
拼音 | #dào# | ||
部首 | 辶 | 结构 | |
笔画 | 12 | 部外笔画 | 9 |
笔顺编号 | 431325111454 |
![]() |
五笔86版 | UTHP | 五笔98版 | UTHP |
郑码 | UANW | 四角 | 38306 |
仓颉 | YTHU | 16位 UNICODE编码 | U+9053 |
母字码 | ISDP | 谁的码 | UA |
码根码 | VCMB | 表形码 | KJBZ |
双拼 | DK | 全拼 | DAO |
道的基本解释
道 dào 路,方向,途径:道路。铁道。志同道合。 指法则、规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义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道学。传道。修道。 方法,办法,技术:门道。医道。 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 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:道观(gu刵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h俷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:会道门。一贯道。 说,讲:道白。常言道。能说会道。 用语言表示情意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 线条:铅笔道儿。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 量词:一道大河。两道门。上三道漆。 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讲路说谈途叙 笔画数:12; |
![]() |
道的康熙辞典释义
五行:火 释义:〔古文〕?衟?【唐韻】徒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杜皓切,?陶上聲。【說文】所行道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一達謂之道路。【詩·小雅】周道如砥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。 又【廣韻】理也,衆妙皆道也,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。【易·繫辭】一隂一陽之謂道。【又】立天之道,曰隂與陽。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。【書·大禹謨】道心惟微。 又順也。【書·禹貢】九河旣道。【註】順其道也。 又國名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江黃道柏。【註】道國,在汝南安陽縣南。 又【韻會】州名。漢屬零陵郡,唐營州,攺道州。 又當道,草名。【博雅】當道,馬舄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到切【正韻】杜到切,?陶去聲。【正韻】言也。【孝經】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。【大學】如切如磋者,道學也。 又由也。【禮·禮器】苟無忠信之人,則理不虛道。【中庸】尊德性而道問學。 又治也。與導同。【論語】道千乗之國。【史記·文帝紀】道民之略,在于務本。 又引也。【左傳·隱五年】請君釋憾于宋,敝邑爲道。 又從也。【前漢·淮南王傳】諸使者道長安來。【山海經】風道北來。【註】道,從也。 又【字彙補】動五切,音覩。【易林】冬藪枯腐,當風于道。蒙蔽塵埃,左氏勞苦。 又叶徒厚切,頭上聲。【詩·衞風】牆有茨,不可道也。叶下醜。 |
![]() |
道的详细解释
道 dào 【名】 (形声。从辵(chuò),首声。本义:供行走的道路) 同本义〖road;way;path〗 道,所行道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一达谓之道。——《尔雅》 道坦坦。——《易·履》 百夫有洫,洫上有途,千夫有浍,浍上有道,万夫有川,川上有路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遂人》。注:“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,路容三轨。” 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——《老子》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。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 从此道至吾军,不过二十里耳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道渴而死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 今天大雨,道不通,度已失期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又如:大道,问道于盲;要道;人行道;车道;康庄大道;道友(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);道店(设在道路旁的旅店) 道德,道义、正义〖morals〗 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伐无道,诛暴秦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又如:道光(道德的光辉);道术(道德学术;又指医道、医术) 道教的教义〖Taoism’sdoctrine〗 豪家少年岂知道,来绕百匝脚不停。——韩愈《华山女》 道教;道士〖Taoism;Taoist〗 阿兄形似道,而神锋太俊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 二郗奉道,二何奉佛;皆以财贿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 又如:道情(道士所唱的歌,以警世劝善为内容);道疏(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),道粮(道士的口粮);道行(僧道修炼的功夫)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〖line〗。如:画一条斜道儿 路程;行程〖journey〗 日夜不处,倍道兼程。——《孙子·军争》 又如:远道,近道;道里睽隔(两地离得很远) 方式,方法;技能〖way;method〗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。——晁错《论贵粟疏》 深谋远虑,行军用兵之道,非及向时之士也。——贾谊《过秦论》 策之不以其道。——唐·韩愈《杂说》 又如:生财之道;养生之道;道艺(道业。谋生手段;职业;工作) 水流通行的途径〖course;river〗。如:河道;水道 地域的区划名〖prefecture〗。汉制,县有蛮夷的称“道”。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。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。如“凤庐道” 学术或宗教教义〖doctrine;reason;law〗 悦周公、仲尼之道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 然墨之道,兼爱为本,吾终当有以活汝。——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又如:传道;道书(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)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〖law〗 脩道而贰,则天不能祸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 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,我之谓也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 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——唐·韩愈《师说》 臣之所好者,道也;进乎技矣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 方向;志向〖direction;ambition;aspiration〗 不得通其道,故述往事,思来者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 又如:志同道合 道 |
![]() |
道字在前面的组词
- 道路
- 道德
- 道歉
- 道具
- 道理
- 道士
- 道道
- 道人
- 道长
- 道教
- 道家
- 道别
- 道谢
- 道义
- 道门
- 道德教育
- 道行
- 道场
- 道术
- 道光
- 道德规范
- 道口
- 道法
- 道观
- 道德修养
- 道中
- 道友
- 道袍
- 道地
- 道德经
- 道-琼斯平均指数
- 道丈
- 道三不着两
- 道上
- 道不举遗
- 道不同不相为谋
- 道不同,不相为谋
- 道不得
- 道不拾遗
- 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
- 道不掇遗
- 道不是
- 道不的
- 道不相谋
- 道业
- 道东说西
- 道主
- 道举
- 道义之交
- 道乏
- 道乡
- 道书
- 道亡
- 道人头
- 道从
- 道令纸
- 道价
道字在中间的组词
- 安道尔
- 岸然道貌
- 安国之道,先戒为宝
- 背道而驰
- 不道德
- 称兄道弟
- 东道主
- 弹道导弹
- 大道理
- 二道贩子
- 二道毛
- 二道毛子
- 分道扬镳
- 反其道而行之
- 讲道理
- 夸强道会
- 尿道炎
- 鸟道羊肠
- 逆道乱常
- 仆仆道途
- 清道夫
- 任重道远
- 人道主义
- 日暮道远
- 任重道悠
- 仁义道德
- 天道酬勤
- 吴道子
- 修道院
- 小道消息
- 一人得道,九族升天
- 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
- 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
- 一口道破
- 一夫得道,九族升天
- 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
- 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
- 一语道破
- 一道烟
- 三道头
- 下道齐桓
- 不可以道里计
- 不近道理
- 不道人
- 不道得
- 不道的
- 世道人心
- 世道人情
- 世道日衰
- 世道浇漓
- 东道主人
- 东道之谊
- 东道国
- 两道三科
- 两道头
- 中道而废
- 久归道山
- 乐以道和
- 班荆道故
- 班荆道旧
- 白合道者
- 白石道人
- 白石道人歌曲
- 背道儿
- 霸道横行
- 伯道之忧
- 伯道无儿
- 倍道兼行
- 倍道兼进
- 倍道而行
- 倍道而进
- 北道主人
- 半道儿
- 巴马修道院
- 斑道人
- 村房道店
- 传道会
- 传道受业
道字在后面的组词
- 安贫乐道
- 安贫守道
- 爱非其道
- 爱之必以其道
- 报道
- 霸道
- 北海道
- 白道
- 步道
- 便道
- 边道
- 布道
- 出道
- 车道
- 称道
- 嗔道
- 赤道
- 传道
- 茶道
- 斥道
- 成道
- 大道
- 地道
- 道道
- 打交道
- 得道
- 当道
- 电视频道
- 饿殍载道
- 饿莩载道
- 一反其道
- 一箭道
- 一贯道
- 一道
- 一阴一阳之谓道
- 三善道
- 三年早知道
- 三恶道
- 三杯通大道
- 三言之道
- 三道
- 上轨道
- 上道
- 下水道
- 下道
- 不人道
- 不便道
- 不可胜道
- 不当道
- 不惟道
- 不想道
- 不易之道
- 不落道
- 不足为外人道
- 不足为道
- 不足道
- 不道
- 专道
- 且道
- 世道
- 榜道
- 牓道
- 白衣道
- 百道
- 秉道
- 背道
- 襃斜道
- 败道
- 跸道
- 辟道
- 辩道
- 避道
- 邦道
- 阪道
- 鼻道
道字相关的成语
- 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
- 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
- 一反其道
- 一夫得道,九族升天
- 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
- 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
- 一语道破
- 不可以道里计
- 不可胜道
- 不足为外人道
- 不足为道
- 不近道理
- 世道人心
- 世道人情
- 世道浇漓
- 东道主
- 东道主人
- 东道之谊
- 两道三科
- 中庸之道
谜底与道字相关的谜语
谜语 | 水沟 (提示:打一 “财经词语”) |
谜底 | 流通渠道 |
![]() |